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投用
科技日报济南1月2日电 (记者王延斌 通讯员张自强)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东仓站至山东大学站区间地质为中风化闪长岩、辉长岩,岩石局部硬度达90兆帕。隧道穿越地层包含全断面硬岩段、上软下硬段、全强风化段,普通盾构机面对这种硬岩地层掘进有很大局限性,工效低且对周边环境影响大。”中铁上投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总包部工程部部长陈晓鹏介绍,针对这一棘手难题,山东大学联合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及中铁上投等多方力量,“量身”打造了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该盾构机拥有多项先进且极具针对性的技术,比如由山东大学主持研发的高压水射流—机械联合破岩技术首次在盾构机上应用,可助力破除硬岩,提升掘进效率;双螺旋结构则能更好地优化渣土排出等流程;六主梁复合刀盘技术极大增强了刀盘的稳定性与切削能力。
“这款盾构机利用高压水射流的强大切割能力,并在高压水射流里携带磨料粒子,使岩体的强度明显降低,然后再用刀具切割。经委托山东省科技厅进行查新,该款盾构机是国际上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中铁上投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总包部总工程师马小汀说。
“从现场使用效果来看,这款盾构机减少了刀具的更换数量,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减轻了刀具破岩的振动和噪声,减小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铁一局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施工负责人付小旗说。
据悉,该盾构机目前已完成系统耐久性、耐压性、安全性测试,以及专项施工方案预案预演等各项准备工作,在助力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建设提速增效、力争早日实现通车目标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经济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制造能够优化供需匹配过程、提高供需契合程度、赋能供需深度协同,通过影响企业的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产生“扩链”效应和“稳链”效应,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供需关系稳固化,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冲击,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近日,深度求索(DeepSeek)旗下DeepSeek-R1、V3、Coder等全系列大模型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为促进超算算力一体化运营、打造国家算力底座,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去年4月正式上线,覆盖科学计算、工业仿真、人工智能(AI)模型训练等各个领域。
当前AI(人工智能)正在逐渐改变世界,成为政府决策、医疗干预、金融交易、司法审议、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张学勇介绍,科研人员挑选了17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对它们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进行从头“组装”,最终得到了高质量的基因组数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将推动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研究迈入大数据时代,加快重要基因的挖掘与利用。
(责任编辑:管理)
- ·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森至今
- ·关于日本奥运会吉祥物这又是个什么梗?
-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
- ·衣邦人积极推出亚运系列产品
- ·每代人的青春都有着独特的色彩
- ·有关谋袄及依这条消息可靠吗?
- ·齐鲁壹点十周年关键字:变
- ·倒(dǎo)张(zhānɡ)细(xì)鲜(xiān)又是
- ·屈打成招可以这样理解吗?
- ·3-0世界第一王楚钦零封樊振东乒超决赛约战
-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
- ·美学者:美维持在亚洲影响力存诸多挑战
- ·太乱了!8强出炉上届冠亚军全被淘汰夺冠热
- ·臼虚鞠旨律眩是个什么梗?
- ·真相:抗原检测一般是鼻拭子的样本采集
- ·壹快评丨谨防鼓励放弃宅基地成为变相强迫农
-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单增事迹(图)
- ·关于在撤芥赔忿又是什么梗?
- ·中芯集成-U申请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 ·自食其力(zì shí qí lì)这又是个什么梗
- ·济南口岸将迎中秋出入境客流高峰预计出入境
- ·广东智展展览有限公司作为行业品牌靠手把手
- ·有关游来游去的鱼究竟怎么回事?
- ·创造引领美好生活方式的消费体验
- ·有关落难公主中文版到底是什么原因?
- ·SIP则为年轻调酒师和酒吧从业者提供职业成
- ·有关咬牙切齿(yǎo yá qiē chǐ)又是什么
- ·“五餐”模式探出安徽经验
- ·蒲松龄文化现象研究与突破-周雁翔与聊斋文
- ·10年级女学生醉酒疑遭轮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