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而立向“新”而行!看开阳新型工业化步履铿锵

最后编辑时间:2024-10-10 14:48:3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日前,开阳县“聚焦工业企业发展,高质量推进工业强县”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了近年来开阳县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建设成果。

  2020年以来,开阳县工业总量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快速增长;已培育亿元以上的工业骨干企业22户,占规上工业企业51.16%。

  走进贵州开阳经济开发区,工地塔吊林立、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批新项目、新订单,奏响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交响曲。

  “依托磷氟资源优势,2020年以来,我们聚焦基础磷化工、精细磷氟化工、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三个主攻方向,陆续引入中伟、磷化新能源、邦盛、胜威等企业,紧盯项目落地建设,扎实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条韧性逐步加强,产业集群化发展初步成型,着力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开阳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王永强告诉记者。

  开阳县在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上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围绕“一图三清单”,持续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手续办理及生产要素保障服务,推动项目快速建成投产。三年来,先后有57个工业项目落地开阳。其中,已建成项目40个,共完成投资100.86亿元;在建项目17个,共完成投资43.11亿元。

  在此过程中,2022年,中伟股份开阳基地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2023年,中电建储能仅126天就实现了开工建成并网运行,项目建设的“开阳速度”不断刷新。

  产业结构从有到优、链条从弱到强、集群从散到聚,随着工业发展路径日益明晰、延链补链不断深入,开阳县将开阳经开区作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和主阵地,已经逐渐形成以开磷、司尔特为代表的基础磷化工产业园,以聚力生、川东、中核钛白为主导的精细磷氟化工产业园,以安达、中伟等为龙头的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的“一区三园”现代化工产业集群。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产业转型、项目落地、技术创新……经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开阳县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新的增长极正在加速形成,工业发展的脉动从未停歇。

  2024年上半年,开阳县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7.22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51.55亿元、增速34.5%;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53.28亿元,对全县GDP贡献率超过七成。

  从过去三年的动向和布局中可以窥见,开阳县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主题,奋力抢抓机遇、破局突围的思路清晰可见。

  未来,开阳县将持续立足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核心承载区”的产业定位,围绕基础磷化工、精细磷化工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三向发力”,让传统优势产业老树新枝、焕然新生,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欣欣向荣,努力挺起工业“硬脊梁”,全力打造以磷化工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城市,加快形成贵阳北部千亿级现代化工产业集聚区。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