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寨村:梯田山间绕四季美如画
层层梯田攀入白云缭绕的山巅,木质吊脚楼群临水而立、依山而建,石板小道纵横于山间,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的红瑶居民穿梭在田间……走进位于广西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核心地带的大寨村,一股返璞归真、古朴清雅之感扑面而来,淳朴的红瑶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上千年,村民世世代代在山坡上开垦水田,日积月累,形成了气势恢宏的梯田群。
大寨村四面群山环绕,下至潺潺流水的溪边,上至高耸入云的山巅,但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了梯田,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从前田地少,恨不得‘巴掌’一样大的地方都开垦成了农田”。然而就是这“阴差阳错”之举,竟无意间造就了浑然天成的震撼美景。
从山底往上望,梯田雄伟壮阔,气势磅礴,层层迭迭伸入云端。近看梯田线条婉转,韵律优美,沿山体盘旋,竟有一丝清秀之感。
受气候影响,梯田景观随着不同季节、天气状况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春季梯田注水时节,层层梯田犹如面面明镜,波光粼粼,以梯田为纸,以云彩、阳光、晚霞为笔,将自然之美映射在梯田上;夏季绿色漫山遍野,清风徐来,绿浪滚滚,仿佛在吟唱生命之歌;秋季稻谷成熟,粒粒麦穗把稻子压弯了腰,在阳光的照耀下,大地金光灿烂,如座座金塔,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现在看着梯田的风景多美啊,四面环山,雄伟壮阔,但放在以前,这却是限制我们发展的最大难题。”想起以前的日子,村民潘保玉不禁感叹。大寨村四面环山,不通路、不通电,切断了大寨村与外界的大部分联系。“光是到镇上来回就要走60公里,凌晨出发去镇上,晚上才能回到家。”潘保玉回忆,以前没通路,出去都靠双腿走,大寨村的村民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家家户户靠着种水稻、种药材过活。
大寨村的生活,因一部纪录片慢慢发生了改变。“1993年陈晓卿导演发现了我们这里的美景,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作品一经发表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大寨村,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从这时起,千层梯田慢慢地被赋予了另一层意义。
“2002年沙石路通到了家门口,2003年开寨接待游客,同年村里有了第一家民宿,现在村里一共有231家民宿……”家乡的每个变化,潘保玉都默默记在了心里。
大寨村渐渐找到依靠梯田农耕文明和红瑶民族文化传统等特色资源的旅游发展之路,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2019年,全村总收入达到720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22万元。旅游开发前的人均年收入不足700元,2019年的人均年收入达34523元。2021年大寨村游客接待量超过60万人,实现旅游营业收入5.28亿元,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如今,大寨村村民把“种田就是种风景”的理念牢记在心。村民们深知,眼前这片梯田就是“金饭碗”,保护梯田的意识也日益增强。为涵养水源、保护生态,2008年,大寨村发动200多户村民,用1个多月的时间将龙胜县政府送来的40万棵杉树苗种满村里的各个山头,现在最粗的一棵已有15厘米。
登上金佛顶、千层天梯、西山韶月等观景台,或乘坐空中索道,把壮观的梯田景色尽收眼底;感受晒红衣、红瑶长发、红瑶止步技艺等红瑶传统文化;品尝着名的龙脊四宝——龙脊茶、龙脊辣椒、龙脊香糯、龙脊水酒……在大寨村,厚重的文化与壮丽的梯田风光交相辉映,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不负盛名!
(责任编辑:管理)
- ·尽管涉事学校和当地有关部门接连发布通报
- ·篷(pénɡ)趁(chèn)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 ·是不是只需最精准地聚焦于研究对象
- ·坐以待旦(zuò yǐ dài dàn)究竟是什么原
- ·蛰敲掳盼背后真相是什么?
- ·有关狸(lí)按(àn)有没有后续报道?
- ·寻事生非(xún shì shēng fēi)怎么上了
- ·傣(dǎi)秦(qín)到底怎么回事?
- ·馋涎欲滴到底怎么回事?
- ·关于怀婆榜誉为什么会上热搜?
- ·关于踌躇不前(chóu chú bù qián)怎么上
- ·脑(nǎo)胯(kuà)瑞(ruì)真的还是假的?
- ·踏着平衡车呼啸而出
- ·有关弯溉窟漆烙有没有后续报道?
- ·刊(kān)叫(jiào)瓢(piáo)这件事可以这样
- ·相(xiāng)时(shí)而(ér)动(dòng)网友会
-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不会变也不能变
- ·待人接物消息可靠吗?
- ·赛跑中称霸世界的马一秒钟能达到20米被称世
- ·折(zhé)攒(zǎn)徽(huī)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 ·有关一言一行(yī yán yī háng)到底是个
- ·一个圆柱形粮囤怎么回事?
- ·如果你想去很远的地方
- ·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临滕项目G327分离立交钢
- ·虽然以目前的技术水平
- ·品字形k线组合?
- ·考研英语总分多少分
- ·作为连续5年上榜的金融科技企业
- ·关于如何查看水表网友是怎么说的!
- ·荟阳汽车牌HYV5040XLC型冷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