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四个强化”扎实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提升行动

最后编辑时间:2024-07-18 13:18:35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今年以来,黔南州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围绕促进结对地区农村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扎实开展劳务协作提升行动,不断扩大劳务协作覆盖面、提高劳务协作辐射力、增加劳务协作吸引力、强化劳务协作满意度,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协作交流,共话“同心圆”。着力畅通协作机制,坚持把东西部劳务协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业帮扶工作的有效抓手之一,投入协作资金5398.1万元,实施就业帮扶项目27个;建立劳务协作联动机制,推动构建横向联通州直各部门、纵向贯通州县乡村四级的就业网络体系,层层压实责任,共同推动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着力加强工作联动,联合印发《关于持续深化2024年东西部就业帮扶举措促进劳务协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年度目标,主动加强同广州市的沟通联系,理清工作流程,充分调动两地工作联动性和主动性。着力强化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劳务输出集中地区交流互访、稳岗拓岗、人力资源协作,陆续到广东广州、东莞、潮州,浙江宁波、金华,江苏常州、南通等黔南籍务工人员相对集中城市签订劳务协作协议,不断扩大劳务协作“朋友圈”。

  强化公共服务,共搭“连心桥”。着力建优驻外劳务协作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州县两级驻外劳务协作总站、区域分站建设,建成全省首个驻外劳务协作总站(浙江宁波站),在全省率先推行州县“劳务协作总站+县级分站+劳务公司”一体化服务模式,解决黔南籍外出务工人员跟踪难、服务难问题。着力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围绕有组织劳务输出“八个渠道”,不断强化政府推动、东西联动、企业促动、基层发动“四位一体”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为返岗务工人员提供“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一体化输送服务。着力实施稳岗就业服务,在全省率先创新性开通“就业我帮”省外务工服务热线”,通过建立服务平台、明确服务内容、制定服务机制,为黔南籍66万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解答、就业岗位推荐、法律咨询、劳动维权等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外出务工人员稳岗就业。加强与广东等东部省份政企合作,针对不同劳动力状况和岗位需求,有序组织“春风行动”“雁聚羊城”等系列主题活动,充分调动全州1603名带头能人和14家公益性人力资源公司资源力量,不断拓展劳务协作的广度和深度。

  强化就业帮扶,共织“民生网”。着力加强就业帮扶车间(基地)扶持,不断加强就业帮扶车间(基地)认定管理,明确东西部协作资金用于新认定就业帮扶车间(基地)吸纳就业一次性补助,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建设就业帮扶车间388个,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1.25万人,其中广州支持建设155个,带动9472名农村劳动力(其中脱贫人口3256名)实现家门口就业。着力强化稳岗就业基地培育,积极推进粤黔协作“一县一企、一县多企”稳岗就业基地培育,对黔南州内具有对口帮扶元素、吸纳黔南籍劳动力就业较多的优质企业进行荣誉授牌。着力强化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针对“无法离乡、无技可施”的大龄劳动力、残疾家庭劳动力和有重病患者家庭劳动力,充分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帮助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搬迁对象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兜底就业。

  强化技能培训,共育“技能人才”。深入实施劳务协作培训,整合协作资金、就业补助资金,聚焦千亿级磷化工和新材料、都匀毛尖、民族特色手工艺、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融合“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项培训工程,深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百千万”示范培训项目,以对口帮扶县(区)为单位,深入开展“订单式”“输出型”劳务协作培训,推行“劳务公司+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培训”等模式,大力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电工焊工等技能培训提技扩能。同时,强化与广州人社部门、技工院校合作,创新开办技能人才“订单班”,首次与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创办“广州·黔南工匠班”,与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创办“广交·黔英班”,2023年至2025年每年组织60名黔南籍初中、高中毕业生赴穗就读并全程提供免费就读政策,为黔南脱贫家庭学子走技能成才之路提供成长平台,2023年首批54名学生已入校学习。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