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共推科创成果走出实验室

最后编辑时间:2025-04-15 19:29:2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医药健康已成北京第三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近日,2025京津冀创新医学转化与产业促进大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动。大赛将重点打造以“用”为导向的科创成果平台,助力京津冀加速搭建技术与需求、临床与解决方案、企业与资本等转化生态的关键链条,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快走出实验室。

  大赛以“打造医产协同示范区 发展健康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比赛项目分为医疗器械与智能制造、新医药与生物制品、AI医疗与健康管理、中医药传承创新等四大方向,面向国内外的科研院所、临床机构、高校机构、企业在研团队开放征集。企业、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及拟落地京津冀的项目团队及个人均可报名。

  赛事分为预审、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即日起,有意者可报名参赛。组委会评审组将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与初步筛选。通过初赛的项目及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优促计划”入选项目,将进行复赛。决赛预计9月底举行。入围决赛项目均可获得投融资对接、专利辅导、办公空间、孵化服务、媒体宣传、政策奖励等“奖励包”。

  “大赛是共同打造京津冀医产协同发展新格局的创新举措。”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赛促融,大赛将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主要平台,汇集三地创新医药资源项目,优势互补、聚链成势,打造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新引擎。大赛还将通过市场化方式为赛事赋能,链接各类投融资机构,精准匹配资金、产业、人才、应用场景等资源,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再到市场。

  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大赛启动现场,中关村(通州)创新医学转化产业园正式授牌。该产业园位于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核心组团。此前,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已批准中关村通州园一方健康谷冠名为“中关村(通州)创新医学转化产业园”。这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首个冠名“中关村”的园中园。(记者 孙杰)

  4月上旬,北京地区的毛白杨最先进入飞絮期,柳絮在杨絮飘飞10天左右开始启动飞舞季。在飞絮期,每天10时至16时为高发时段。

  此次踏青节以“非遗”为主题,将二十四节气非遗文化与皇家园林春景深度融合,推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