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最后编辑时间:2024-04-23 20:46:28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为遏制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都安瑶族自治县陆续在各村屯召开村规民约恳谈会,就宴请标准约定、婚丧嫁娶约定、礼金上限约定、人居环境约定、美德榜样约定、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约定等进行商议。引导群众在乡村人情交往中,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将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更接地气、入民心。(4月10日《河池日报》)

  当前,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大操大办宴席、人情攀比、高价彩礼等现象,有的群众以乔迁、还愿等各种名义操办宴席,规模较大。还有一些群众为了人际关系,不按自身承受能力购买昂贵礼品或随高额份子钱,导致红白喜事等各类宴请年支出额高达2万元,群众不堪重负。高价彩礼让婚姻成了市场买卖,男方家庭为娶媳妇四处借钱、向银行贷款,负债累累。

  农村有句老话:“人情大似债,头顶锅儿卖!”现在酒席宴请层出不穷,人情债困扰着人们的生活。乡村的人情味,逐渐变成了铜臭味;传统礼俗也慢慢成为人情债。要摒弃这些陈规陋习,就得发动全民参与,让广大民众自觉成为既是倡导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又是文明新风尚的监督者和守护者。

  文明是生活之光,是生命之魂,是一个地方的魅力和幸福底色。守护文明根脉,弘扬优良传统,厚培文明乡风。从一个村屯到更大的社会空间,文明公序良俗需要一些条文来约束,规范民众的言行。因此,完善村规民约、限制高额彩礼等制度刻不容缓。我们可以通过村“两委”说事、理事会议事、村民评事,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规范红白喜事的标准。政府要积极引导,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组织志愿服务队以送政策、送知识、送技术、送服务、送温暖等方式,广泛开展关爱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让群众在文明璀璨的光芒中幸福生活。

  遏制陋习蔓延,不是简单的开会,发方案和文件,而是想方设法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杜绝光讲不做,或急于求成、脱离实际的现象;采取一些惩戒和奖励的措施,常态化督导检查,将真抓实干贯穿到推进移风易俗的各环节领域,做出让人民切实可感的工作成效。

  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要坚持党建引领,以网格管事、“五老”调事、支部说事和群众议事为平台,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治理联动体系。找准文明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让群众的“话”有人听、“事”有人管、“难”有人解,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总之,倡导时代新风,弘扬新人新事新风尚,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积极向上向善向美,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出谋献策。(山石)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