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圃(pǔ)钻(zuàn)这又是个什么梗?

最后编辑时间:2024-05-28 07:09:43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从赖清德5月20日发表台独自白到东部战区5月23至24日举行环岛演习这五天时间里,台海局势一直处于敏感而紧张的状态。但在这段时间里,台海局势步步升温的幕后元凶之一美国却没有太大的动静,这让很多人都疑惑:难道拜登政府已经放弃打台湾牌,停止干涉台海局势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24日演习结束之后美国的一系列表现就证明,美国只不过是震慑于大陆方面的有效威慑,不敢在演习期间轻举妄动而已,一旦演习结束,美国就恢复了自己的无耻嘴脸,开始了马后炮。

  美国国务院就在5月25日,发布了一份声明,声称美国方面正密切注视大陆方面的行动,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与盟友及合作伙伴进行协调。声明中甚至还大言不惭地要求大陆方面保持克制,搬出了所谓的美国对台湾关系法来对大陆进行威胁。

  美国总统拜登则在5月26日前往西点军校毕业典礼发表致辞时声称,美国一向乐意在需要时使用武力保护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盟友以及自己的核心利益,这被认为是在暗示会出兵保台。

  台湾媒体中央社就报道称,这是拜登至少第四次在公开场合做出类似表态,而根据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时期的国会安全中国事务主任何瑞恩分析,若美国总统将某件事重复说了四次,通常表示他们是认真的;美军前印太司令哈里斯则表示,不论拜登的幕僚事后再怎么澄清,都无法将拜登的发言归零。

  但实际上,只要结合事实稍加分析,我们就能发现,美国自始至终都没有摆脱纸老虎的本质,拜登政府最新一轮的威胁也只不过是在虚张声势而已。

  首先,在此次之前,拜登至少已经三次在公开场合声称要出兵保台,此次赖清德赶在上任时发表这份台独自白书,背后绝对少不了拜登给他带来的自信,而等到他最需要拜登出兵之时,美军却没有出现在台海。

  根据美军海军研究协会新闻网站公布的消息,在环岛军演期间,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部署的两艘航母均前往了东南亚地区,其中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在16日抵达新加坡之后一直停留在此地,里根号航母打击群也前往菲律宾,远离台海区域。

  当然,美军也有在假装保台,24日路透社向美国第七舰队发出邮件,寻求美军对环岛演习的看法时,第七舰队居然回应称,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正在继续进行正常、安全和负责任的演习,美军正在关注印太地区的所有活动,并非常认真承担遏制该地区所谓侵略的责任,字里行间都在暗示罗斯福号航母正在干涉台海局势,而此时罗斯福号距离台海有数千公里,这很明显是在故意散播虚假舆论消息。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拜登政府并不愿意真的将部队派到台海,承担中美冲突的风险,而是想要继续炒作出兵保台这个概念,把赖清德推出去当出头鸟,真到紧张之时就优先保全自身。

  而且拜登政府的这番虚张声势最终目的也不是吓倒大陆,而是欺骗美国民众和岛内的民进党支持者们,继续在他们身上收割政治利益。

  其实,在5月20日赖清德发表这份台独自白书之前,外界普遍认为他不会做出如此激进的表态,因为赖清德全面继承了蔡英文的倚外谋独策略,而当前美国政治上正在推进对华缓和,承担不起中美冲突的风险,所以大概率是美国在背后把关,让赖清德做出更加缓和的表态。

  而赖清德的就职演讲最终呈现出这种形态,背后肯定也少不了美国的影响,极有可能是拜登政府为了自身政治利益,不惜冒着冲突风险来纵容赖清德做出更多台独表述。

  很多关注中美双边议程的人都能发现,在最近一段时间,中美关系缓和出现了明显的放缓,拜登政府拿出了更多的反华政策,甚至违背自己上任时所承诺的原则,单方面对华加征关税,升级了特朗普时代开始的中美贸易战。

  在这一系列行动背后,是拜登所面临的支持率危机。现在拜登正在谋求竞选,连任大选也正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两位党派总统候选人的电视辩论都已经确定日期,只剩下最后一轮冲刺,但在这个关键时刻,拜登的支持率却十分危险。

  在CNN 4月底公布的民调结果之中,特朗普就以49%的支持率领先于拜登的43%;而在5月21日肯塔基州以及俄勒冈州总统初选结束之后,美联社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拜登的支持率已经跌至两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尤其是在摇摆州的支持率十分危险。

  拜登选择在这个时期加大反华力度并非他的个人意愿,而是美国民意所推动。彭博社在5月23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关键的七个摇摆州中,有大约80%的选民认为美中关系在他们投票给谁的决定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现在有47%的受访者更信任特朗普来处理美中关系,远高于拜登的35%,让选民更信任他能对付中国,就成了拜登扭转劣势的一大关键。

  于是乎,拜登愿意冒着中美冲突的风险激化台海局势,但是他不能让中美真的开战,否则战争必然会给美国已经问题重重的经济带来又一轮打击,导致他竞选连任失败,所以他需要在打台湾牌时把控尺度,既维持局势紧张,让他有话题可以炒作,又不会真的引发中美冲突,导致他竞选连任失败。

  但不论是赖清德还是拜登,都应该明白一点,那就是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不容侵犯。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在这种问题上耍小聪明,为自己谋取个人政治利益,根本不是在保台,而是在毁台。最终两岸民怨四起之时,不论是岛内的台独势力,还是企图干涉台海局势的域外势力,都会被两岸人民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统一的信念所击败,成为最终的失败者。

  美国方面在打马后炮,进行政治作秀之时,作为本次环岛演习的主要警告对象,赖清德在经历两天的演习警告之后似乎察觉到了危险,居然开始请求和解。

  据台湾《三立新闻网》报道,赖清德所属的民进党5月26日举行了党职改选,赖清德在回到台南投票时告诉在场的记者,大陆跟台湾共同承担起区域稳定的重大责任,他非常期待同大陆方面通过交流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理解、谅解、和解,创造出互利互惠,迈向和平共荣的立场。

  但在讲话中,他还是感谢美国总统拜登、美国政府及国会对于台海和平稳定的坚定支持,并强调台海和平稳定是全球安全繁荣的必要元素。

  通过这番表态我们可以发现,赖清德仍旧怀有十分严重的倚外谋独倾向,即便美国在环岛演习期间选择退避三舍,他仍旧想要抱紧美国的大腿,不过在两岸问题上,他的表态相较于520演讲有所缓和,表现出了愿意对话的倾向。

  只是他的措辞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譬如共同承担区域稳定责任以及和平共荣这些用词,就颇有些他此前鼓吹的两岸互不隶属的意味,因此,对于赖清德的这番表态,我们仍旧要持警惕态度,不能因为他稍有改变就认为他已经知晓错误。

  赖清德之所以愿意在环岛演习结束后的这个时间请求和解,很可能是因为他看到了美国在演习期间的表现,对美国直接介入台海局势的预期有所降低,所以才使出权宜之计,先稳住两岸关系,而后再伺机谋划,推动自己的台独幻想。

  之所以这样分析,是因为赖清德此人的台独思维异常根深蒂固,早在担任蔡英文副手时期,他就时常对外宣称自己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在今年年初的地区选举之中,更是将自己的台独理念当成了竞选卖点,想让他一朝一夕之间改变思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受到威慑之后有所顾虑,所以表演出一番愿意对话的姿态。

  除此之外,岛内当前的局势问题也是赖清德选择求和的可能因素之一,近期国民党与民众党方面正在台立法机构对赖清德发难,意在削弱赖清德上任之后的权力,这番内斗消耗了赖清德大量精力,他很可能想要先解决岛内的问题,再谋求自己的政治幻想。

  岛内近期出现的立法机构争议说起来其实并不复杂,无非就是国民党与民众党在立法机构内的代表票数碾压了民进党,于是两党联合提出了五大方向改革,要求赖清德定期向立法机构进行报告,并强化该机构的调查权及听证权,强化人事同意权,同时还加上了一条藐视罪名来避免拒绝答复、拒绝提供资料、隐匿资料等行为。

  而赖清德方面不愿接受这种不利条件,炒作起了所谓的程序正义问题,声称多数票仍需听取少数意见并发动支持者上街反对,民进党代表也在机构内部借此发难,甚至引发了一场立法机构大混战,一个个平时道貌岸然的民意代表在会场内大打出手。

  虽然这看起来只是一场政治闹剧,但是其背后所映射出的问题却十分严重,台湾《中国时报》就在26日发文写道,台湾如今陷入社会对立、朝野恶斗,再加上产业发展失衡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年轻人低薪等困境之际,正需要南非曼德拉型有沟通能力、能化解分歧、整合共识的地区领导人,而不是暴虎冯河的莽夫,更不是扩大冲突、火中取栗的赌徒,这劝告希望赖清德能够听得进去。

  岛内还有评论者警告称,赖清德正任性地活在自我台独世界,不解决岛内面临的任何困境,无视多数民意期待的和平诉求,这让台湾民众感到无奈,明知道投票给民进党就是选择台独,是选择对抗,会给台湾带来不稳定、不可预测的危机,但最终还是照样投票给民进党,自作自受地换来不可预知的未来。

  而赖清德现在很显然并不清醒,并没有意识到台湾的内斗其实是一场针对他的风暴,仍旧想要通过种种手段暂时稳定住局势,先解决台湾内部问题、稳定自己的权力,而后谋求独立幻想。

  我们完全可以预测到,随着台湾岛内民众的觉醒,反对赖清德的声音将会越来越多,以往这种明知山有虎,却不得不向虎山行的现象会越来越少,在赖清德的倒行逆施之下,越来越多抱着无奈情绪的岛内民众会走上反抗之路,赖清德将会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审判之下走向灭亡,在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之下,被滚滚的历史车轮碾过。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